原标题:王毅谈非洲四国之行感受
2017年5月22日,外交部长王毅在阿比让与科特迪瓦非洲一体化和海外侨民部长库利巴利共见记者时回答了有关非洲四国之行感受的提问。
王毅说,我此次非洲四国之行主要有三点感受:
第一,这次到访非洲正好是在“一带一路”合作高峰论坛成功召开之后,一路走来,四国都不同程度地提出希望参与和融入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当中。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四国的愿望,而且是代表了非洲大陆的整体心声。非洲很多国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和自然延伸,只要赞同“一带一路”的精神和理念,都可以成为携手合作的伙伴。前天,佛得角的朋友告诉我,几百年前中国的船队曾绕过好望角,到达了远在非洲西海岸的佛得角,而且留下了历史证据。这或许是真实的故事,或许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恰恰说明了非洲人民从心里认同丝绸之路,期待“一带一路”建设助力自身的发展与振兴。“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对接各国发展战略,寻求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实际上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再平衡,最终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可以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对非十大合作计划和“一带一路”倡议更好结合起来,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使十大计划有更宽广的视角和更持久的动力。通过实施十大合作计划,把“一带一路”的理念落到实处。
第二,我已经多次访问非洲,这次比以往更加强烈地感受到,非洲各国迫切希望摆脱仅仅依赖资源出口的单一模式,通过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实现从政治独立到经济独立的目标。而他们通过比较鉴别,都认为中国才是非洲国家最理想、最可靠的合作伙伴,愿意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现在非洲各国的标志性建筑大多是中国援建或与中国有关,大量造福百姓的民生和基础设施项目也都出自中国企业之手。中非合作正在进入提质升级的新阶段,我们愿意根据非洲各国的不同需求,量身打造同每个国家的合作规划,帮助他们提高自主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非洲的发展是发展中国家整体力量的增强,符合中国和非洲的共同利益。
第三,中非友好有着光荣传统,已经结出丰硕的果实。在毛里塔尼亚,中国上世纪80年代援建的港口,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支撑着毛塔的发展,被誉为“友谊港”。当年著名的贫困三角洲,由于中方帮助修建的道路和基础设施,现在已经成为“希望的三角洲”,这些成果不仅代表了中国与毛塔的友谊,更是中非友谊的缩影。多年来,中国不光在经济上给予了非洲无私的帮助,也在非洲人民最需要的卫生健康以及和平安全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国医疗队已经在非洲坚守了半个多世纪,一批又一批中国医生深入农村和基层,风餐露宿,救死扶伤。据统计,迄今为止,中国医疗队在非洲接诊救治的人数已超过2亿人次。佛得角外长那天亲口对我说,23年前,他的夫人遇到难产,危急关头,正是中国的医生保住了母子的平安,他们一家至今仍心怀感激。实际上,类似的事情在非洲可以说比比皆是,数不胜数,也正是一个个这样温馨感人的故事,构筑起了中非人民之间友谊的丰碑,近年来,中国在非洲的和平安全事务上也加快了投入,目前有2000多名中国军人在非洲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他们战斗在非洲最危险的地区,为非洲的和平与安全作出着重要贡献。一年前,中国的一名维和士兵在马里执行任务时付出了年轻的生命,这次马里领导人再次向我们表达了内心的感激与怀念。
非洲是一座充满希望的大陆,中国将在非洲发展振兴的进程中始终同非洲兄弟姐妹站在一起,帮助非洲人民早日梦想成真,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公众网摘编: 亓淦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