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院坝会感受铮铮誓言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灵娜 自贵州报道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山间的汩汩清水,顺着“大发渠”流向了团结村。“大发渠”就是“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带领群众历经30多年硬生生地绕过三重大山,在绝壁上开凿的“生命渠”。
循着水声,山腰间一栋多年未变的木结构平房,便是老支书黄大发的住处。
7月1日天刚亮,一台液晶电视就立在了黄大发家的院坝里。播州区组织纪检监察干部与群众代表等50多人,来到黄大发家中,与老人的亲人一起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
“当年,村里吃不上大米的原因不是没耕地,而是缺水,滴水如油是最真实的写照。我们把这条水渠称为‘大发渠’,就是为了表达最淳朴的敬意。”团结村村监委主任黄洪贵告诉记者,老支书今年已经86岁,我们每天都能见到他,也切实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就在身边。直播结束后,黄洪贵就赶回了村委会,继续开展民生监督的相关工作。
“‘七一勋章’获得者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黄大发是我们身边的‘当代愚公’,为群众脱贫致富作出了杰出贡献。”播州区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唐友淑表示,在院坝会上感受到了黄大发“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铮铮誓言,受他一心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鼓舞,自己也要履行好监督责任,及时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距离团结村不远的花茂村,是红军长征途经之地。当年,红军队伍来到花茂村停留、住宿。“红色之家”小院,就是当年红军在花茂村住宿的院落。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乡村振兴需要党员发挥带头作用。从建立起村里的第一家农家乐开始,老党员王治强就坚持团结带领周边村民共同发展。目前,全村已有52家乡村旅馆或农家乐,2231人实现了就近创业就业,借着全省“红色旅游”的东风,村里农家乐和民宿生意越来越好。
在庆祝党的生日这天,王治强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着镜子,郑重地佩戴好党徽。然后,把凳子、桌子摆在“红色之家”院坝中央,和遵义市纪检监察干部、村“两委”班子、党员群众代表等一起观看盛会。
枫香镇纪委书记汪飞表示:“在‘红色之家’的院坝与群众一起庆祝建党百年,十分有意义。作为一名基层纪委书记,要继续做好本职工作,坚持每月确定一个监督重点,扎扎实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监督检查,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国公众信息网摘编:亓荃鹏 |